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
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326


「臨終十念」,「乃至一念」,臨終只念一句佛,「皆得往生」,真正不可思議。我們讀了這個經文,我勸諸位萬萬不可生僥倖心,那現在就可以不必念了,等到臨終的時候,再念一念、十念就行了?是沒錯,經文講的沒錯,你能不能保證你臨命終時能十念?如果那個時候一時迷惑顛倒,記不起來了,誰提醒你?所以現前淨宗很盛行助念。助念也得懂規矩,不懂規矩就錯了。我聽一個同修告訴我,有一位念佛往生的人還沒斷氣,助念的人就來了,他大概是想喝水,這助念的人說不行,不能動他,不能碰他。這個往生的人咬牙切齒,恨透了。我們有佛學常識的人就懂得,臨終生瞋恨心,他到哪裡去了?往生到什麼地方,都決定在最後這一念。這最後一念咬牙切齒,瞋恨心,瞋恨墮地獄。你來助念,不是送他到極樂世界,是送他到地獄去了。這是不是有心的?我相信不是有心的,是平常聽了助念的時候不能動他。什麼時候不能動?斷氣之後八個小時不要動他,最好是十二個小時,能夠到十四個小時就更安全,他的神識才離開,是這麼回事情。他沒斷氣,他想要一杯水喝,你不給他就罷了,你還要叫大家不要碰他,把他當作斷氣的人看待,這就錯了。所以,《飭終津梁》、《飭終須知》,古大德告訴我們臨終送終的一些規矩,特別是助念的規矩,不可以不懂。決定不能在臨命終時候叫他最後一念是貪瞋痴,那就壞了,他如果是貪心,餓鬼道;瞋恚,地獄道;愚痴,畜生道,三惡道去了。我們不能不知道,不能不負這個責任。你把一個人送到三惡道去,這個罪重,他念了一輩子佛,就希望往生極樂世界,你無知把他送到三惡道,這個過失非常嚴重,希望我們要留意。助念的時候最好有人,內行的人、懂得的人,把助念一些規矩講清楚、講明白,再入病房。

文摘恭錄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三二六集)  2016/4/22



  

 

 對這個世界只要有一念,一個念頭沒放下,這一念可能障礙你往生。如實回心最好在平常做,現在就做,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。縱然是幫助人學佛、幫助人皈依淨土,像剛才幫助人念佛往生,也要念念放下,千萬不要以為是功德。沒錯,你幫助人、開導人往生念佛,無量功德,不能作有功德想。你說我為了這個功德,來幫助人念佛的,來開導他念佛往生的,這就錯了。我們的心就不是真實心,還有貪心在裡頭,貪圖功德。這一念心會障礙我們。回心是回頭,從哪裡回頭?從我們這個六道十法界、娑婆世界回頭,回頭向著西方極樂世界,這就對了。念佛的人千萬要記住,現在就不能放在心上。有許多利益眾生的事情,對,當你做的時候可以去想,做完之後馬上就回到極樂世界,就回到阿彌陀佛,心裡頭不許可有雜念,不許可有妄念,有妄想、雜念都不可以,這才叫如實回心。如實回心的功德很大,一念念佛,無不往生,沒有一個不往生。為什麼?佛有這個願,第十八願,這是佛的本願,四十八願裡頭最重要的一願。真信、真願、真肯念佛往生,沒有一個不往生。即使是造了五逆十惡,無間地獄的罪業,臨命終時用真實心,一念、十念都決定得生。淨宗的殊勝不可思議。

文摘恭錄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三二六集)  2016/4/22










2016年4月12日 星期二
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322



我們要有堅定的信心。念佛功夫淺深不要緊,甚至於,這都經上講的,都是願文上有的,五逆十惡,臨終十念、一念都能往生。阿彌陀佛本願裡頭沒有說五逆十惡臨終我不來接引,沒有說這個話,沒有說這個話,那就當然來接引。


文摘恭錄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三二二集)  2016/4/5





各個人發心、修行功夫不一樣,所以臨終的時候就福報不一樣。我們這樣講大家更容易懂。福報差一點的,夢中見佛,自己還有些業障,佛來接引,也說不清楚。有人說出來了,我見到佛來接我了;有人沒有說這句話,實際上佛也接他走了,肯定有很多。這些我們都要清楚、都要明瞭,最重要的是什麼?將來自己走的時候,我們爭取這一招。

往生到極樂世界,你說我的家親眷屬,無論在哪一道、無論在哪一個佛國土,你在極樂世界統統看到了,到極樂世界就有這個好處,而且你就能夠幫助他們。

文摘恭錄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三二二集)  2016/4/5







這個破戒,裡面包含著在家、出家,這個現象很普遍。在家受戒了,受了三皈五戒,受了菩薩戒,受了八關齋戒,幾個人真正能守住?出家更不必說,沙彌戒有沒有破?比丘戒有沒有破?菩薩戒?那依照善導大師的話來說,現在在家出家往生的,大概都是下品,下品上生、下品中生、下品下生,都是屬於這個。為什麼戒那麼容易破?環境太惡劣了。幾個人在日常生活當中不受環境干擾?那是念佛有功夫的人。無論在什麼環境裡,就是我剛才所說的,也是常常念念勸導大家,這也勸我自己的,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,什麼都不放在心上。有念頭起來,就想著《金剛經》上說的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就不執著了。「一切法」,世出世間一切法,「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,這才能放得下。怎麼放下?時時刻刻,無論在什麼地方,統統是放下。

文摘恭錄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三二二集)  2016/4/5





特別是把別人的不善放在心上,讓自己也變成半個不善,這個問題很嚴重,而且非常普遍。今天在這個社會上,無論在什麼地方,無論在什麼時候,你都能發現,而且很多。自己要認清楚,自己要學佛菩薩,用佛眼看眾生,這就對了。我們這一生才能得度,有把握得度,把握在哪裡?把握就是在見色聞聲,接觸大眾的時候,警覺很高,不把惡的放在心上,放在心目當中都是善,都是好事。惡人,學孔老夫子那個態度就行,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」。三人是自己一個,另外一個善人,一個惡人。看到惡人,想到我自己有沒有像他那樣的惡行惡念,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,他是我的老師。善人,我看到的善人,想想我自己有沒有善,有沒有像他那樣善,有,保存好,保住;沒有,趕快學習。所以善人惡人都是老師,善人惡人都是佛菩薩,好!真學到東西,無論在什麼場合,你都在提升自己,都在進步。這叫菩薩學處,一切時一切處,只要會。

文摘恭錄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三二二集)  2016/4/5





方便有多門,門門都盡善盡美,問題在契機。契機我們要重視,自己知道自己是什麼根器,我學什麼法門就會很有成就。如果法門太高,太難學了,我不是這個根機,學一輩子不能成功,那就錯了。教下比較普遍,有經典可以做依靠,太深了,我換淺一點的,或者循序漸進,慢慢向上提升,這很好。唯獨一個宗門禪宗,一個是密宗,這兩宗特殊,都需要真善知識幫助你,要不然走火入魔,自己不知道,自己以為成就了,其實錯了。
所以我這三個老師,方東美先生、章嘉大師,跟李老師,都警告我,決定不要去碰禪宗、不要去碰密宗,我是接受過警告的。他說這兩個宗,不是你的根機,你做不到。

文摘恭錄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三二二集)  2016/4/5





佛在《稱揚諸佛功德經》裡頭說的,說得很清楚,「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」,這就是他能有這個機會、有這個緣分,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。在命終的時候,他能夠一心相信,這個樂是愛好,愛好西方極樂世界,我想往生,就是有信,這個樂是願,有信有願,念不忘捨,念念不忘。阿彌陀佛,將是帶著,阿彌陀佛帶著許許多多出家人,在他面前出現。他過去所造的這些惡,妖魔要找他索命,要找他報復,因為他念佛,佛在面前,這些妖魔不能得便,就是不能毀壞他正覺之心,佛在這個地方加持他、保佑他。這個也都增強我們的信心。

文摘恭錄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三二二集)  2016/4/5